详细内容

我国粮价从“政策市”迈向“市场市”

时间:2019-09-16     作者:辽宁中良集团

       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,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。这一重要改革在今年已进入第五个年头,农民对粮食价格波动已经有了比较强的承受能力,逐步摆脱对托市政策的依赖,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。下一步,这一改革又将如何推进?

        记者了解到,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在2017年取得实质性成效,玉米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已经形成,稻谷和小麦“市场定价”特征明显,粮价正从“政策市”走向“市场市”。

        玉米由“就地储”变“全国销”

        玉米作为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先行者,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已形成,改革效益好于预期

        2017年新粮上市以来,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,从每斤0.6元以上上涨到现在的每斤0.8元以上,玉米购销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。这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。

        玉米作为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先行者,从2016年玉米收储市场化改革以来,玉米价格由以托市价格为参照转向市场形成价格机制。“玉米价格形成机制现已形成,种植结构优化,加工企业全面激活,改革效益比预期的更好。”国家粮食局局长张务锋在日前召开的2018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说。

        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,牵一发而动全身,落一子而全盘活,为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探路。改革之前,玉米加工企业因为国内玉米价格高,要么进口玉米,要么退出市场,改革之后,玉米价格下降,成本下降,东北玉米购销活跃,由“就地储”变成“全国销”,没有出现人们普遍担心的“卖粮难”问题。同时,玉米库存消化进度超出预期,2017年全年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1690亿斤,是2016年的1.37倍,政策性玉米库存比历史最高点下降28%。同时由于农产品品种之间比价关系更加合理,农产品种植结构得到优化调整。初步估算,2017年全国籽粒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约2000万亩,大豆种植面积增加871万亩,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增加约500万亩,马铃薯增加约200万亩。

稻谷收储将成下一个重点

        2018年国家将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,保护好农民利益将是首要考虑因素

        目前我国玉米库存仍然较高,稻谷库存高、压力大,成为去库存难点。据了解,2018年国家将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,进一步巩固放大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成果,稻谷收储政策将成为下一个调整完善的重点。

其实,早在2015年,国家有关部门在坚持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的前提下,不再上调稻谷价格,逆转了多年来稻谷价格只升不降的趋势,2016年开始适当调整稻谷、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,既释放收储制度改革信号,也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留出空间。

        保护好农民利益是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首要考虑的因素。2017年,东北玉米和大豆都实行“市场化收购+补贴”的收储政策,补贴一般按照“谁种谁补贴”原则发放,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,由土地流转人和土地承包人协商分配。这虽然有违“谁种谁补贴”的原则,但也符合当前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。黄汉权认为,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仍然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,应该设计更好的制度来保护农民的利益。一定要完善补贴政策,进一步提高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。

在线表单提交
更多
您的姓名
联系方式
留言内容

Copyright @ 2022~now. All rights reserved.辽宁中良米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辽ICP备18000832号

商务合作:400-024-1135

招商热线:186-0987-7999

邮       箱:pjzljt@126.com

办公地址: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兴隆街道双兴中路77号

加盟合作

联系方式

直营商城




辽公网安备 21110302000252号

客服中心
联系方式
400-024-1135
18609877999
买买农
seo seo